English

“我不寂寞”

——记中国美院雕塑家沈文强教授
2001-04-0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叶辉 我有话说

浙江大学徐松年教授多次向我推荐:沈文强教授人品、艺品俱佳,值得一写。

阳春3月,我走进中国美院雕塑家沈文强家。

沈的家很简陋,三居室,一式的旧家具,两只旧书橱,顶上是一帧照片,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正向我们微笑。

那是他的儿子,一个卓有才华的雕塑新秀,不幸遇车祸身亡。晚年雕塑家身边寂寞。

翻开他刚出版的作品集,没有名家作序,没有跋,甚至鲜有文字说明。比之时下某些拉名家写序为作品壮胆的人来,沈在艺术上亦显寂寞。

擅长纪念性雕塑,沈的许多作品曾在雕塑界引起反响:《于子三烈士像》、《音乐家冼星海》;《白求恩医生》、《克拉玛依油田矿史浮雕》;《孺子牛》、为中国驻法大使馆创作的浮雕《中华文化》等。这些作品大都曾得过奖。

向他索要剪报资料却没有。有人三分成绩要吹成五分,他呢,十分成绩却不愿张扬一分。宣传上他亦很寂寞。

“记者采访几乎都被他拒绝。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来采访,他又拒绝了。”他夫人在旁边插话。

沈文强,一个寂寞的雕塑家。

但在雕塑界,沈却并不寂寞:中国美院80个名人中有他;他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;他曾任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,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主席,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委员,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。

他本不该寂寞,也曾并不寂寞。

1951年,沈从江苏初赴杭州。游西湖见国立杭州艺专,遂萌发在杭州读美术之念。命运就被这偶然的念头改变。

那天考素描,老师发给考生两个馒头。他不知,当时画素描用的是木炭,馒头是用来当橡皮擦木炭画的。画没完,馒头却已入肚。在同事的善意讥笑中,他跨入艺术的大门。

大学毕业作品是《于子三烈士像》,作品面世,反响强烈,美术杂志刊登,上海美术出版社发行明信片,沈一举成名。

次年,他被选送到中央美院读研究生。读书期间,就有人慕名请他搞创作。毕业作品是冼星海,又一次引起震动。

此后执教中国美院,屡屡有作品引起反响,他创作的《孺子牛》,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评价“比较亲切,比较扎实,比较自然,比较耐看”,是难得的真实表现鲁迅的艺术珍品。

他本可创作更多的作品,但中国缺乏雕塑人才,教师的职责是培养更多的雕塑人才。为此,沈放弃了许多创作的机会。

1987年出任系主任后,他鼓励学生多探索,多创作。全国第七届美展时,他鼓励系里师生多创作作品送展,他自己则把得奖的机会让给别人。这次美展的金银铜奖都被雕塑系囊括,他比自己得奖还高兴。

创作没有稿费时,他拼命干;后有稿费了,他却搞得越来越少,一是因为教学忙,二是他把赚钱的机会都让给别人。

他搞雕塑从不计报酬。他参与某市纪念馆的大型雕塑设计,耗时3月,后因对方原因未做,他本可得到补偿,但他一分钱不要。

这些年来,请他搞雕塑的越来越多,许诺的报酬越来越丰厚,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苛严:无艺术价值的不做,甲方不懂艺术又要干涉的不做,以赚钱为目的的不做,有人愿做的先让别人做,省内的雕塑基本不做———他的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,让他们多做。

但有些别人不愿做的他却做。2000年,杭州举行西湖博览会,请他搞个雕塑,但无报酬,他欣然答应。盛夏时节,他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,忙了3个月,完成了《出海》。

50年从艺,桃李满园。沈的许多学生都已成才,现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曾成刚教授就是他的学生。

成功的学生是老师最好的作品。为了中国的雕塑人才,寂寞的雕塑家甘于寂寞,乐于寂寞。

“我不寂寞,”他淡然笑着。“我还在带10个研究生呢!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